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气象纸质表格历史资料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很重要的历史保留意义。数字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纸质原始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和提供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纸质表格扫描成像”+“图像碎片化处理”+“众筹识别”的快速数字化方法及系统,利用气象大数据资源,应用DBnet模型、DSCC算法等技术对纸质气象表格扫描图像进行图像碎片处理;通过用户的登录行为实现“众筹录入”,完成气象纸质表格资料的数字化档案工作。经验证,快速数字化系统的一录正确率约为99.7%,高于传统数字化人工键入的一录正确率(95.6%);录入时效比传统数字化提高了22.2%。该系统保证了数据正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气象纸质表格资料快速形成数字档案的目标,也为数字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冠疫情导致传统数字化人工聚集工作模式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2.
全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快速沉积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珠江三角洲代表性钻孔资料以及PRD-LTMM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过程中的快速沉积现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快速沉积体的概念,并且对典型快速沉积体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快速沉积体有明确的沉积环境和特定的沉积动力成因,沉积速率为每年厘米级,研究它可以深入地揭示珠江三角洲基本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为探索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机制打下基础。初步发现的快速沉积体有古汇潮点快速沉积体、古涨潮射流快速沉积体和台地周边快速沉积体。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沉积体的形成多与特定的地形边界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尺度动力结构有关,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化。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形边界的特点、变化过程及其作用下的中、小尺度动力结构是研究珠江三角洲快速沉积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3.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松  康英  黄文辉  刘军 《中国地震》2011,27(2):155-164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44.
量化研究幔源岩浆从源区运移至喷发或者侵位的时间尺度,对理解基性岩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岩浆的喷发和就位的时间尺度研究仍缺乏有效的约束,位于我国华北克拉通北部山西大同新生代火山岩群是理想的研究地区。本文以该火山群~0.2 Ma喷发的神泉寺碱性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携带的地幔橄榄石捕掳晶来约束喷发前的时间尺度。通过对其开展详细的矿物化学研究,发现地幔捕掳晶核部的Fo值高达97.7,为极富镁橄榄石,结合其极低的Ca、Mn和Ni含量特征,认为它们捕获自被交代的地幔橄榄岩。另外,地幔橄榄石捕掳晶发育明显的CaO成分环带,表明其在地壳岩浆系统内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演化过程。地幔橄榄石捕掳晶反应边宽度变化很大,说明它们在源区被捕获时及在运移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破碎过程。橄榄石捕掳晶最边缘的Fo值为70左右,平衡计算表明它们在边部已与主岩浆(碱性玄武岩)达到平衡。Fe-Mg元素扩散计时结果显示,橄榄石地幔捕掳晶仅在岩浆中滞留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于40~70 km的岩石圈地幔厚度来说,岩浆平均上升速率最快可能超过500 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